2013-11-23

健保沖壓件

雖然久居海外,台灣所推行的健保的各種優惠的傳言倒是不絕於耳,據說連奧巴瑪政府在製訂美國的健保法案時,也參照了許多台灣的做法和經驗。我們則是有意退休回台定居,早就有計畫地為自己申請了健保卡,這些年來雖然沒有什麼使用的機會,但也不曾為年年付健保費而有所憾言,認為支付保險費用而不使用保險福利,並不是件吃虧的事情,今天我付費助人,改日我有需時,別人所付的費用也可以起到支助我的利益。

今次協內人回台,在友人的勸說下去到一家中醫醫院掛號,想請醫師把個脈以了解退休後自己的身體狀況,方便於日常調養當中多所用心。
由於是第一次看健保,幸得友人和醫院志工們熱心的引導,忙亂中順利地掛上了號,做好了診前的詢問檢測,公婆倆坐在候診室前等叫號。望著LED顯示入診的號碼,再對照手上的候診碼號,我突然警覺到診斷醫師必需在一個上午看兩百四十多位病人。平均算下來約莫一分鐘就得打發一個病人,如果要區分初診和覆診病人的話,覆診病人能被分配到的時間可能要更少一點。

走進診療室後,放眼所見令人忍不住地嘆為觀止:
一間十坪大小長方形的診療室裡,後半部除了兩張像是診床的台子放在那兒待命外,工作人員包括一位整理病歷資料和病人次序的小姐、一位依據醫師診斷結果開立帳單和領藥單的小姐、兩位醫師助手和醫師本人等五位,另有六位待診的病人全都擠在前半部五坪不到的空間裡。
醫師面前放著病人的病歷,一手拿筆在病歷的註記上劃小橫線,另一手則是按著病人的右手為病人把脈。劃小橫線的時候,醫師就小聲交待右邊的助手在電腦裡輸入一些東西,同時問病人有什麼不舒服。當聽得病人答覆以後,有的會再問一兩句,有的就直接交待助手再輸入一些東西,對所開立的方劑做些增減;就這麼三下五除二神奇地結束了一位病患的看診。

雖說看診室裡同時都有六位病人待診,但等待的時間絕對不長。當我忐忑地坐在診療的位置,醫師注意到我是第一次看診,問了兩句我的狀況,沒待我陳述完畢,就交待身旁的助手開立方劑,當我再次強調自己的疑慮時,醫師叫我伸舌頭讓他看看,把了一會兒脈,並叫另一位大概是實習的醫師也看看我的舌象,然後告訴我因為是初診,只能開七天的藥給我,要我七天以後再來覆診,就這麼揮揮手叫我離開了。整個過程歷時兩分鐘左右。

在等開立帳單和藥單的時候,看著排排坐在那兒等候診療的病患們,心中除了茫然,更有許多無法言說的郁悶:
● 一向以為的在和醫師的互動當中,可以很好地為病人建立相當的心理安慰、治療的看病過程,曾幾何時就這麼地淹沒在全民健保當中了?
● 為了滿足那可憐的效率,病人就得捨棄自己僅有的隱私和尊嚴?
● 原本就被病痛折磨得軟弱不堪的病人,從走進醫院的第一步開始,就被兜轉得不由自主,整個的看診過程,就彷彿連續沖床的沖壓過程。病人就像沖壓件般地一次又一次地被擠壓... 這種情況下,我可以比擬病人為健保沖壓件嗎?
● 如果這麼比方是可以成立的,我可以視這一切是台灣全民大煉鋼的濫觴嗎?

No comments: